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
在我国的高速上开车时
最快速度不能超过每小时120km
也就是说我国的高速公路
最高限速为120km/h
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
明明仪表盘上的最高时速能飙到260km/h
但我们开高速却被规定最高只能120km/h
连一半都没到
是不是让各种小钢炮,大马力
有种怀才不遇的感觉
但这规定可不是拍脑袋的决定
而是多方调研的结果
120km/h,从那个时候,40年的时间,这标准没动过。
这个事也算个陈年问题了,中国人的车更好了,动力更强/操控更强,很多司机都觉得,其实在高速上可以跑到140、150以上,只是交规不允许罢了。所以他们就觉得,现在的高速公路通行效率太低,应该直接提升限速,大家都能开得更快。
以后高速限速有没有可能变的更快?
我们客观来说,至少在未来十几年内,中国是不可能全面推广不限速公路的。
首先这种不限速公路的硬件标准太高了,德国不限速高速公路的设计是,保证每个坡度不超过4度,以免由于坡度过大存在潜在威胁,路面沥青厚度要达到80cm,这几乎是美国洲际公路的两倍厚了,而中国高速公路的沥青厚度在20cm上下,德国是从上个世纪30年代就开始以此标准修建高速路,才使得70%的路段实现不限速。而逐步提速的措施,可能也没有那么快落地。
大家如果关注过基建方面的新闻的话,可能有听说过,有很多条新建的高速公路,已经按照更高的标准来建造。典型例子就是正在施工、预计2022年完工的杭绍甬高速,它大量参考了意大利高速路的设计,根据施工方介绍,杭绍甬高速完全可以承载150Km/h的设计时速,但它通车后仍然将按照120Km/h的标准限速,原因很简单——法规不允许。迄今为止,政策方面毫无松动的迹象。
为什么我国高速公路限速标准是120km/h?
1、考虑今后的交通量
高速的设计,首先就是要考虑交通量,通俗的说,国家建设高速公路就是为了要满足人们的开车通行需求,当然不能让车太多了挤在一起,那样的话车子怎样高速奔跑起来呢?
根据美国、欧洲的经验,当交通量极限值为每车道每小时通行2000辆车的时候,100到120km/h是最合理的速度范围,既能满足通行效率,又能保障安全。
2、考虑驾驶人实际反应和制动情况
根据科学测试,在72km/h的时候,人的视力从正常的1.2下降至0.7,在100km/h的时候,视野仅为40左右。
驾驶人正常的反应时间为2.5秒(发现问题-想出办法-做出反应)因此,对于120km/h行驶的车辆要做出制动反应,这段时间行驶的路程为83米!再加上惯性与制动作用力,就要上百米的距离!
所以说100-120km/h是机动车性能、速度、安全的最佳结合点。
3、考虑驾驶安全因素
从理论上来讲,车速越快通行效率越高。
但是,限速如果太高,到弯道的时候,驾驶人就容易判断失误而发生事故,这样的话,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将会升高,因此限速120km/h,也更能满足安全需求。
另外,1972年,美国运输部在平原区公路上面进行了一个实验,结论是前面的车子时速80km/h,后面的车子不高于120.7km/h的时候,被追尾是不至于死人丧命的。
4、考虑其它因素
上面小鲸说了几个主要的可能考虑因素,但是设计限速标准的专家们可能还会参考一些其它的因素吧,诸如:恶劣天气因素,也有路面条件欠佳、车辆种类繁杂、整体车况不良、超速行驶、疲劳驾驶、超载运输等等。
小鲸总结:
总的来说, 中国的高速路限速120km/h是参考了国外的一些经验等,并结合我国实际的交通量、安全、驾驶人反应制动时间等等方面因素综合定下来的。
声明:
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或更改。